从本月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禁赌限牌专项整治、党政机关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亲属“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四治四提”专项整治三个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赌博、违规打牌和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亲属“吃空饷”等问题,着力整治影响和妨碍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软”等问题。
禁赌限牌专项整治工作将持续到今年12月,坚决整治国家公职人员赌博和违规打牌问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推动我市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市县两级分别设立国家公职人员禁赌限牌专项整治举报电话(110、12388),受理群众举报。国家公职人员在禁赌限牌规定下发以后仍然违反规定的,一律先停职,再按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党政机关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亲属“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到今年9月。“吃空饷”时间界定为
“四治四提”指“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通过“四治四提”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整治我市国家公职人员中影响和妨碍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促进我市各级各部门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
链接:
一、禁赌限牌专项整治内容
1.组织、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2.在工作时间组织、参与打牌;3.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组织、参与打牌;4.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管理服务对象打牌;5.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打牌活动进行利益输送;6.为赌博和违规打牌提供场所等便利条件的。
二、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主要是指:
1.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但从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2.请假、因公外出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旷工等原因,按规定单位应当与其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3.已调离或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4.达法定退休年龄不办理退休手续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5.兼职人员在两个及以上单位重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6.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7.抚恤对象死亡或到龄继续领取抚恤金的;8.单位自行批准停薪留职而继续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9.单位自行批准长期休假而继续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10.单位自行批准提前离岗休息的;11.请人代岗而本人继续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12.借调到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和企业(民办学校)单位帮助工作,继续领取财政统发工资、津贴补贴的;13.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当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14.以病休名义长期离岗经鉴定可以上班的;15.自费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没有停发工资、津贴补贴的;16.占编未享受工资、津贴补贴,但由单位上缴五险一金的;17.其他“吃空饷”行为。
三、“四治四提”整治内容
1.治庸提能。以整治精神懈怠、平庸无为为重点,针对学习不够、能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创新不够等现象,着力整治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习不够、能力不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不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2)工作推进不力,完不成任务或完成任务质量不高;(3)责任心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业绩平平、得过且过。
2.治懒提效。以整治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为重点,针对官僚作风严重、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等现象,着力整治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精神不振,工作无斗志、做事无激情,没有开拓创新、不讲求工作效率,应付了事;(2)对上级作出的决定、安排的工作,推三阻四、消极懈怠;(3)服务意识不强,办事不公,对服务对象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故意刁难,甚至制造或激化矛盾;(4)不执行或变通执行有关规定和政策,吃拿卡要,人为设置障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与群众的正常利益获得。
3.治散提神。以整治自由散漫、贪图享受、政令不畅为重点,针对管理不善、纪律涣散、作风漂浮等现象,着力整治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管理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2)组织纪律涣散,在班不在岗,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购物等,公务接待违规饮酒,涉赌涉毒,违规打牌等;(3)外出不打招呼,不认真履行请销假手续,擅自脱岗,无故缺会代会,不遵守会风会纪;(4)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心浮气躁、随心所欲。
4.治软提劲。以整治班子软弱涣散、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弘扬正气为重点,针对邪气弥漫、不愿担当、执法执纪软弱无力等现象,着力整治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对歪风邪气不敢“言”,乐当“老好人”,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2)对矛盾不敢“碰”,面对明显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缺乏应有的正气和勇气;(3)对困难推三阻四,找客观理由,蒙混过关;(4)放松管理,不积极化解矛盾,使单位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