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办、委,县直副局级以上单位党
组织:
我县第十七次团代会是在2002年10月召开的,至今已逾期三年。按照上级党、团组织指示精神和团章规定,经请示县委和团市委同意,定于2006年10月召开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会的主要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团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的生力军作用,选举产生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构建和谐洞口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代表人数、比例、条件及产生方法
(一)代表人数:出席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总数为180名(名额分配见附表一),乡镇团代会代表总数为1195人(名额确定表见附表二)。
(二)代表构成比例:团支部委员以上的团干应占百分之七十,各条战线的模范人物、青年知识分子及儿少工作者占百分之三十。代表中,女代表不得少于百分之二十。少数民族地区应注意选拔少数民族代表。
(三)当选代表条件:1、所有代表必须是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2、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作风扎实,联系群众,为广大团员青年所拥护和信任。
(四)代表产生办法:所有代表必须按照差额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采取直接差额选举的方法产生。其中,乡(镇)的代表,通过乡(镇)团代会选举产生;县属单位(包括学校)的代表,由所在单位的团组织选举产生。
三、步骤和做法
第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班子
在召开基层团代会前,各单位都要迅速健全好基层单位及所属各单位的团组织班子,团组织班子成员缺额的,应召开团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现任团干部年龄超过三十周岁或因其他原因不适合做团工作的,原则上应予以调整。在建立、健全团组织班子的基础上,差额选举产生出席基层团代会的代表。
第二步,召开基层团代会
出席基层团代会的代表选好后,各基层单位团委应立即召开团员代表大会。基层团代会的时间一般为一天,主要议程三项:一是总结部署团的工作;二是选举新的基层团委会;三是选举产生出席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均采用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的办法,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基层团委委员一般由五至七人组成,其中正、副书记二至三人。为便于团委会开展工作,委员一般应由二十八岁以下的团员干部或所属单位的团支部书记担任。选举产生的乡(镇)团委会,委员名单由团县委和乡(镇)党委研究后由团县委下文批复,担任团委书记或副书记的,由乡(镇)党委报县委组织部任命。选举产生的县属单位(包括学校)的团委会,委员名单由团县委和基层党组织研究后,由团县委下文批复。各基层团代会必须在9月20日前开完。
第三步,召开县团代会
代表登记表和代表花名册,由各乡(镇)、各单位汇总,于9月21日前报团县委。
县团代会召开时间初定10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工作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共青团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召开团代会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把它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确定一名抓党群、政工的领导同志具体负责;要保证团代会召开的各项必要经费,要给团干部以充足的时间做好团代会的筹备工作,为开好团代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中共洞口县委办公室
2006年8月25日
附表一
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表一)
比例 单位 |
代 表 名 额 |
结构 |
特定比例 | |||||
各 级团 干 |
先 进模 范 |
青 年知 识分 子 |
妇 女 |
儿少 工作者 |
少 数民 族 | |||
粮食局 |
1 |
1 |
|
|
|
|
| |
移动公司 |
1 |
1 |
|
|
1 |
|
| |
国税局 |
3 |
1 |
1 |
1 |
1 |
|
| |
地税局 |
3 |
1 |
1 |
1 |
1 |
|
| |
农机局 |
1 |
1 |
|
|
|
|
| |
交通局 |
5 |
3 |
2 |
|
1 |
|
| |
公安局 |
5 |
3 |
2 |
|
1 |
|
| |
卫生局 |
5 |
4 |
|
1 |
1 |
|
| |
水电局 |
4 |
3 |
1 |
|
1 |
|
| |
建设局 |
1 |
1 |
|
|
|
|
| |
广播局 |
1 |
1 |
|
|
|
|
| |
电信局 |
1 |
1 |
|
|
|
|
| |
招待所 |
1 |
1 |
|
|
|
|
| |
机关团工委 |
17 |
10 |
4 |
3 |
4 |
|
| |
合计 |
49 |
32 |
11 |
6 |
11 |
|
| |
附表一
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表二)
比例 单位 |
代 表 名 额 |
结构 |
特定比例 | ||||
各 级团 干 |
先 进模 范 |
青 年知 识分 子 |
妇 女 |
儿少工作者 |
少 数民 族 | ||
洞口镇 |
11 |
7 |
4 |
|
3 |
3 |
|
高沙镇 |
11 |
7 |
4 |
|
3 |
2 |
|
石江镇 |
10 |
7 |
3 |
|
3 |
1 |
|
竹市镇 |
8 |
6 |
2 |
|
2 |
1 |
|
山门镇 |
5 |
4 |
1 |
|
2 |
1 |
|
黄桥镇 |
7 |
5 |
2 |
|
1 |
1 |
|
又兰镇 |
5 |
4 |
1 |
|
1 |
1 |
|
醪田镇 |
3 |
2 |
1 |
|
1 |
|
|
花园镇 |
3 |
2 |
1 |
|
1 |
|
|
花古乡 |
2 |
2 |
|
|
|
|
|
古楼乡 |
2 |
2 |
|
|
1 |
|
|
长塘瑶族乡 |
2 |
2 |
|
|
|
|
1 |
大屋瑶族乡 |
2 |
2 |
|
|
|
|
1 |
桐山乡 |
2 |
2 |
|
|
|
|
1 |
石柱乡 |
2 |
2 |
|
|
|
|
|
杨林乡 |
3 |
3 |
|
|
|
|
|
岩山乡 |
2 |
2 |
|
|
|
|
|
江口镇 |
3 |
2 |
1 |
|
|
|
|
罗溪瑶族乡 |
3 |
2 |
1 |
|
1 |
|
1 |
渣坪乡 |
2 |
2 |
|
|
|
|
|
月溪乡 |
2 |
2 |
|
|
|
|
|
水东乡 |
2 |
2 |
|
|
|
|
|
合计 |
92 |
71 |
21 |
|
19 |
10 |
4 |
附表三
共青团洞口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表三)
比例 单位 |
代 表 名 额 |
结构 |
特定比例 | ||||
各 级团 干 |
先 进模 范 |
青 年知 识分 子 |
妇 女 |
儿少工作者 |
少 数民 族 | ||
洞口一中 |
4 |
2 |
1 |
1 |
1 |
|
|
洞口二中 |
2 |
1 |
|
1 |
1 |
|
|
洞口三中 |
3 |
1 |
1 |
1 |
1 |
|
|
洞口四中 |
2 |
1 |
|
1 |
|
|
|
洞口五中 |
2 |
1 |
|
1 |
|
|
|
洞口一职中 |
2 |
1 |
|
1 |
1 |
|
|
洞口七中 |
2 |
1 |
|
1 |
|
|
|
洞口九中 |
3 |
1 |
1 |
1 |
1 |
|
|
成人中专 |
2 |
1 |
|
1 |
|
|
|
翠园实验学校 |
1 |
1 |
|
|
|
|
|
二三五中学 |
1 |
1 |
|
|
|
|
|
城关镇中学 |
3 |
1 |
1 |
1 |
|
|
|
高沙镇中学 |
2 |
1 |
|
1 |
1 |
|
|
石江镇中学 |
2 |
1 |
|
1 |
1 |
|
|
竹市镇中学 |
2 |
1 |
|
1 |
|
|
|
黄桥镇中学 |
2 |
1 |
|
1 |
|
|
|
又兰镇中学 |
2 |
1 |
|
1 |
|
|
|
山门镇中学 |
2 |
1 |
|
1 |
|
|
|
合计 |
39 |
19 |
4 |
16 |
7 |
|
|
总计 |
180 |
122 |
36 |
22 |
37 |
10 |
4 |
附表二
乡(镇)团代会代表名额确定表
单位 |
人数 |
单位 |
人数 |
洞口镇 |
80 |
长塘瑶族乡 |
40 |
花古乡 |
50 |
高沙镇 |
90 |
石江镇 |
80 |
竹市镇 |
80 |
黄桥镇 |
80 |
古楼乡 |
40 |
又兰镇 |
55 |
花园镇 |
55 |
江口镇 |
50 |
月溪乡 |
40 |
渣坪乡 |
40 |
大屋瑶族乡 |
40 |
山门镇 |
60 |
石柱乡 |
50 |
桐山乡 |
40 |
水东乡 |
40 |
醪田镇 |
50 |
杨林乡 |
45 |
岩山乡 |
45 |
?溪瑶族乡 |
45 |
总计 |
1195人 |